平時我們在家吃飯的時候,總想著做一點新花樣給家人吃,所以有時候不僅僅要給家人蒸包子吃,也可以做點底部比較酥脆的水煎包,這樣換換口味而且吃著也很有新意的。而且水煎包有一個有點就是不用發面,所以做好水煎包吃的話和包子差不多而且還能做出皮薄餡大的效果出來。但是我們在做水煎包的時候,發現做出來的水煎包底部不脆而且比較發軟。所以二姐也請教了朋友的親戚大廚,其實做水煎包要做的好吃一些,也是需要有點講究的,這樣做出來的水煎包才好吃。
以前去江淅一帶旅游的時候,特別喜歡江南的生煎包,小小的包子,底部焦脆,表皮柔軟,內餡鮮香,十分好吃。以至于我一直念念不住,索性在家自己做起來了。要說這生煎包并不難做,我們老家有種水煎包的做法跟它很像,都是發面包子,只不過我們老家的水煎包大多是素餡,形狀不是圓形的,更像個發面餃子。經過多次試做,我現在做生煎包已經很順手了,經常會在晚上揉點面
第三步:打開面盆,拉起面團看一下里面都是蜂窩眼的狀態就發好了,案板上撒一些面粉取出面團揉搓排氣,然后把面團揉成長條,再切成大小均勻的小劑子,然后把劑子搟成面餅,面餅不要太厚,這樣才能保證皮薄餡大。然后放上適量的餡料,像包餃子的方法一樣包好即可,也可以像小籠包一樣的捏花的方法包好,放一邊醒發十分鐘。第四步:電鏊子預熱刷一層食用油(也可以用普通鏊子,中火煎制),把做好的包子放入電鏊子內,因為咱們的煎包是發面的,所以擺放的時候稍微留出來一點包子漲發的空間。